福建三明社保基数 6900 退休后领取的金额难以直接确定,因为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有过渡性养老金的人群还涉及这部分)等构成,需结合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计发月数等要素计算。
- 基础养老金: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 1 年发给 1%。假设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X 元,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6900(社保基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基础养老金 =[(X + 6900×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 缴费年限 ×1% 。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5000 元,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 1,缴费年限为 30 年,基础养老金 =[(5000 + 6900×1)÷2]×30×1% = 1785 元 。
-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假设 60 岁退休,计发月数为 139 个月。每月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比例一般为 8%,每月进入个人账户金额 = 6900×8% = 552 元。若缴费 30 年,个人账户储存额 = 552×12×30 =198720 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 198720÷139≈1430 元 。
- 过渡性养老金(部分人群享有):“统账结合” 前的缴费年限每满 1 年发给 1.2%,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若 “统账结合” 前有 10 年缴费年限,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仍为 6900×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假设为 1),过渡性养老金 = 6900×1×10×1.2% = 828 元 。
若不考虑过渡性养老金,每月养老金约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和(以上述例子,约为 1785 + 1430 = 3215 元);若涉及过渡性养老金,则三者相加。实际计算时需明确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等准确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