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耗材同样需要医保编码。根据国家医保局统一规定,无论是医保支付类耗材还是自费耗材,均需按规定赋码,未按要求申报编码的产品可能面临撤网风险。
-
编码规则统一性
医保医用耗材编码采用20位标准结构(如C020703004010030255
),涵盖材质、规格、生产企业等信息,确保“一品一码”。自费耗材若属于17大类单独收费耗材(如血管介入类、骨科材料等),必须通过国家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数据库维护赋码。 -
应用场景强制要求
全国多地(如浙江、广东)明确要求耗材挂网、采购、结算需使用国家编码,自费耗材也不例外。例如,安徽省曾因编码匹配错误取消超10万个耗材挂网资格。 -
企业申报义务
无编码的自费耗材需通过国家医保局平台(维护入口)提交产品信息,否则无法进入医院采购系统。部分省份甚至规定“无编码不支付”,直接影响耗材流通。
提示:企业可通过国家医保局官网查询编码状态,及时更新数据以避免业务中断。患者使用自费耗材时,可要求医院提供编码信息以核对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