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纳入,分级别支付
中药饮片是否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需根据具体地区政策判断,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情况如下:
一、医保覆盖范围概况
-
全国统一调整
自2025年1月1日起,职工和居民门诊慢特病基金支付范围扩大至中药饮片和院内制剂,按甲类药品标准支付。
-
地方性增补
多省陆续将中药饮片或制剂纳入医保,例如:
-
北京市 :2025年2月28日起将200种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涵盖板蓝根、丹参等常用药及人参、灵芝等名贵药材;
-
江苏省 :2025年3月1日起将1384种中药饮片纳入医保,含甲类682种、乙类702种、丙类95种;
-
贵州省 :2024年12月新增艾绒、柠檬等6种中药饮片,参照甲类支付。
-
二、报销规则与限制
-
支付类别差异
-
甲类 :全额纳入医保基金支付(如北京200种配方颗粒、江苏1384种饮片);
-
乙类 :个人需先行自付一定比例(如江苏省70%)后医保支付;
-
丙类 :医保基金不予支付。
-
-
不予支付情形
-
部分标注“□”的中药饮片单独使用或全处方均不予支付;
-
医疗机构网下采购的中药配方颗粒费用不纳入医保。
-
-
地区差异
各省纳入的品种数量、报销比例及管理方式存在差异,例如:
-
报销比例 :河北、贵州等地可达70%以上,河南将部分制剂按乙类管理;
-
调整机制 :各地根据临床需求和医保基金支付能力定期调整目录。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药品标准 :中药饮片需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医疗机构制剂需通过医保药品准入调整;
-
购买渠道 :需在定点医院或药店购买,按统一收费标准报销。
中药饮片已在全国范围内逐步纳入医保报销,但具体覆盖范围、支付比例及管理细则因地区而异,建议参保人员咨询当地医保部门获取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