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全国已有27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广西、甘肃、内蒙古等中西部省份。关键亮点包括:北京最早于2023年7月实施,报销比例达70%;广东、上海等地报销比例最高达90%;部分省份如河南、陕西于2024年9月跟进,实现政策全覆盖。
目前纳入医保的城市及地区可分为三类:一是首批试点城市(北京、广西、内蒙古、甘肃),报销政策成熟且无次数限制;二是经济发达省份(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报销比例高且覆盖项目全,如上海涵盖三次治疗周期;三是中西部及新增省份(河南、陕西、西藏、青海等),报销比例普遍为50%-70%,部分设2次报销上限。各地政策差异主要体现在报销比例(50%-90%)、项目范围(取卵术、胚胎培养等核心项目)及次数限制(1-3次不等)。
未来趋势显示,辅助生殖医保政策将进一步优化:一是报销比例提升,如江苏部分项目报销达80%;二是技术覆盖扩展,从一代试管向二、三代技术延伸;三是区域均衡化,欠发达地区逐步纳入统筹。建议患者优先选择本地定点机构,提前查询医保目录及备案流程,部分城市如深圳支持异地就医结算。需注意,年龄(通常限22-40岁)和适应症(如输卵管堵塞)可能影响报销资格,具体以当地医保局最新细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