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亲属医保卡后,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支付宝或微信平台直接调取家人的医保电子凭证,实现“码”上看病购药,但需注意绑定规则(如16周岁以上需人脸认证)和区分“亲情账户”与“家庭共济”功能差异。以下是具体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绑定步骤
- 渠道选择: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支付宝或微信操作,以国家医保APP为例,登录后点击“亲情账户”,按指引选择绑定方式(身份证号、出生证明等)。
- 材料准备:16周岁以下需出生证明或户口本;16周岁以上需户口本及刷脸认证。特殊证件(如港澳通行证)需上传对应文件。
- 认证流程:填写被绑定人信息后,签署承诺书并上传材料。16周岁以上需本人人脸认证,16周岁以下即时完成绑定。
-
使用场景
- 就医购药:绑定后,亲属无智能手机或医保卡时,可代其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支付费用。
- 账户查询:可查询亲情账户的使用记录,但不能直接使用家庭共济资金,需额外开通授权。
-
常见误区
- 与家庭共济混淆:亲情账户仅解决“凭证调取”问题,若需共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需另行办理家庭共济(各地政策不同)。
- 绑定限制:同一人最多被6人绑定,且每月新增绑定不超过6次,超限需次月操作。
-
注意事项
- 实名制原则:医保卡仅限本人使用,冒用属违法行为。亲情账户为合法代操作渠道,但需严格遵循绑定规则。
- 证件更新:若被绑定人证件过期或信息变更,需重新绑定。
总结:亲情账户功能为家庭就医提供便利,但需合规操作。建议绑定前确认当地医保政策,并区分“亲情账户”与“家庭共济”功能,避免误解影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