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家医保谈判结果实现重大突破:74种新药纳入目录,67种独家药品平均降价61.71%,7种罕见病“天价药”首次纳入(如70万元/针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预计2022年为患者减负超300亿元。调整后医保目录药品总数达2860种,精准覆盖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21类临床需求,2022年1月1日起执行。
关键亮点与影响
- “天价药”平民化:罕见病药物诺西那生钠、年费百万元的布雷病用药等通过谈判降至30万元/年以下,脊髓性肌萎缩症等患者家庭负担大幅减轻。
- 降价幅度创新高:目录外药品平均降价61.71%,部分单品降幅超90%,如达雷妥尤单抗从年费百万降至30万内。
- 结构优化升级:调出11种临床价值低药品,新增肿瘤用药18种、慢性病用药20种,实现“腾笼换鸟”。
- 国产创新药崛起:63%谈判成功药品为国产,如抗肿瘤药维迪西妥单抗,体现本土研发实力提升。
未来展望
医保谈判常态化机制持续完善,通过“以量换价”引导药企创新与降价平衡。患者需关注2022年新目录执行细则,及时咨询医疗机构与医保部门,确保用药可及性。国家医保局明确将严守“保基本”底线,杜绝不合理高价药,推动医疗公平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