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夹层血肿的治疗核心是快速稳定病情、防止血管破裂,并依据分型选择药物、介入或手术方案。关键措施包括急性期降压镇痛、控制心率,以及通过介入支架或外科手术修复血管,具体需结合病变位置和严重程度个体化决策。
-
急性期紧急处理
立即绝对卧床,监测生命体征,静脉注射吗啡等强效镇痛药物缓解剧烈疼痛。同步使用硝普钠联合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将收缩压控制在110~120mmHg、心率降至60~80次/分,以降低主动脉壁压力,避免血肿扩展。 -
药物治疗
- 降压镇痛:硝普钠快速降压,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肌收缩力,必要时辅以地尔硫䓬。镇痛首选吗啡或冬眠合剂(氯丙嗪+哌替啶+异丙嗪)。
- 抗凝抗血小板:颈动脉夹层需用肝素、华法林或阿司匹林预防血栓;主动脉夹层则需避免抗凝以防破裂。
-
介入治疗
微创植入覆膜支架是主流方案,适用于多数主动脉夹层。通过股动脉导管置入支架封闭撕裂口,促进假腔血栓化,手术风险低且恢复快。分支血管受累时可能需球囊扩张或弹簧圈栓塞。 -
外科手术
适用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严重病变,如“象鼻手术”切除病变段并置换人工血管。开放手术创伤大,但能直接清除血肿和修复瓣膜,多用于高危患者。 -
长期管理
治疗后需定期复查CTA或超声,持续口服降压药和β受体阻滞剂,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
提示:动脉夹层病情凶险,一旦突发撕裂样胸背痛应立即就医。治疗方案需由心血管专科团队评估,延误可能致命。术后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