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重庆市医保有以下重要调整和优化,涵盖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定点医药机构监管、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及辅助生殖服务等方面:
一、门诊特殊疾病管理
-
病种统一规范
2025年6月1日起,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将采用统一的门诊特殊疾病病种、诊断标准、医保报销范围,共包含14个一类病种(如慢性肾衰竭、恶性肿瘤等)和14个重大疾病。
-
门(急)诊抢救报销优化
参保人因危重疾病在门(急)诊抢救产生的未入院费用,参照住院政策报销;若抢救后入院,门(急)诊费用与住院费用合并计算。
-
办理流程简化
支持全市通办,参保人可向任意医保经办机构或指定医疗机构提出申请,诊断后即时开通门诊特殊疾病待遇资格。
二、定点医药机构监管
-
医保支付资格“驾照式记分”
自2025年3月1日起,对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进行医保支付资格管理,若自然年度内累计记分达12分,将终止医保支付资格,3年内不得重新登记备案。
-
违规行为处罚
单次记分12分即终止资格,且根据违规情节暂停支付1-3个月。
三、城乡居民医保待遇
-
报销比例调整
-
门诊慢性病:三级医院40%、二级医院60%、一级医院80%
-
门诊重大疾病:年报销限额20万元,起付标准200元
-
未成年人在三级儿童医院就医按二级医院标准执行
-
-
辅助生殖服务纳入医保
2025年1月1日起,13项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职工医保报销70%、城乡居民医保50%,无起付标准。
四、其他重要调整
-
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2024年1月1月起实施,通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划款支付门诊共济资金,用于支付门诊自费部分,进一步减轻参保人员负担。
-
辅助生殖服务价格规范
2025年1月1日起,17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支付,明确报销比例及限额。
以上政策调整旨在提升医保保障水平,优化医疗服务管理。建议参保人员及时关注医保部门官方渠道,了解具体操作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