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引发咳嗽的病毒感染主要由流感病毒(甲型H1N1/H3N2、乙型Victoria系)、新冠病毒变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等病原体主导,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在冬季流行高峰中占比超60%,而新冠后遗症咳嗽及百日咳的局部暴发也需警惕。
- 流感病毒:2024年冬季流行的甲型流感(H3N2亚型)症状包括高热、肌肉酸痛和持续性干咳,病程约1周,儿童和老年人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乙型流感则以Victoria系为主,咳嗽伴随咽痛和乏力。
- 新冠病毒变种:尽管疫情趋缓,但新变种仍可导致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康复者出现“长新冠”咳嗽,持续数周至数月。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引发细支气管炎,表现为喘息性咳嗽和呼吸急促,成人感染后症状类似感冒。
- 腺病毒与鼻病毒:腺病毒可导致咽炎、结膜炎和咳嗽,鼻病毒则以普通感冒症状为主,咳嗽较轻但易迁延。
- 百日咳回潮:由百日咳杆菌引起,儿童群体中报告病例增加,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可能持续百日以上。
预防上,接种流感与新冠疫苗、佩戴口罩、勤洗手是关键,若咳嗽伴随高热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冬季需注意室内通风,避免密集场所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