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关节炎的常用药以缓解疼痛、抑制炎症和修复软骨为核心目标,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和关节腔注射药物三大类。其中,双氯芬酸、依托考昔等非甾体药可快速镇痛;氨基葡萄糖和透明质酸钠能延缓软骨退化;糖皮质激素注射则适用于急性发作期。合理用药需结合关节炎类型、病程阶段及患者个体差异。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作为一线镇痛抗炎药物,NSAIDs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关节肿痛。常用药物包括双氯芬酸(每日150毫克)、依托考昔(每日60毫克)和布洛芬(每次200-400毫克,每日3次)。需注意胃肠道和心血管副作用,长期使用需医生指导。 -
软骨保护剂
硫酸氨基葡萄糖(每日1500毫克)和双醋瑞因(每日50-100毫克)可刺激软骨基质合成,延缓骨关节炎进展。需连续服用4-12周,每年重复2-3个疗程。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连续5周)能润滑关节,改善活动功能。 -
靶向治疗与生物制剂
类风湿关节炎需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痛风性关节炎常用别嘌醇降尿酸。感染性关节炎则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 -
辅助疗法与注意事项
维生素D和钙剂可预防糖皮质激素导致的骨质疏松;中成药如雷公藤多苷对部分患者有效。避免长期滥用阿片类镇痛药,关节腔注射每年不超过3次。
关节炎药物需个体化选择,急性期以控制症状为主,慢性期侧重软骨保护。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如减重、适度运动)能提升疗效,严重病例需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