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医保追溯码上传是医保药品全链条监管的重要环节,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药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流程可追溯。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上传主体与时间要求
-
上传主体
医疗机构(医院、药店等定点医药机构)需负责药品追溯码的采集与上传。
-
时间要求
-
部分城市(如深圳、上饶)要求自2024年4月起执行追溯码上传。
-
国家医保局明确2026年1月1日起实现全量采集上传。
-
二、上传流程与技术要求
-
操作流程
-
医院需配备兼容的扫码设备(如扫码枪或扫描平台),在药品管理系统或医保系统中开启追溯码采集功能。
-
通过扫码设备读取药品包装盒上的追溯码(一维/二维条码),系统自动关联药品基础信息及全流程溯源信息。
-
上传至医保系统,确保数据准确完整,避免漏传或错传。
-
-
技术保障
-
医院需与医保系统实现数据接口对接,支持批量扫码和自动上传。
-
国家医保局正在建设全国统一的追溯码上传接口,未来将实现“一次上传、全国通用”。
-
三、监管意义与作用
-
打击违规行为
通过追溯码可验证药品流通真实性,防止“空刷医保卡”“虚假销售”等套取医保基金行为。
-
保障用药安全
若追溯信息异常(如重复扫码),患者可要求提供药品来源单据,确保用药渠道合法。
-
动态监管与效率提升
建立日报机制实时监控上传进度,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全国统一接口将减少企业工作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四、违规后果
销售机构若未按要求上传追溯信息,将面临医保费用暂停结算、行政处罚等后果。患者也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追溯信息,为维权提供依据。
五、其他相关措施
-
培训与技术支持 :部分地区(如丰台区)通过组织交流座谈会、技术培训等方式,提升上传成功率。
-
公众查询功能 :2025年2月上线了“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APP,支持扫码或输入追溯码,增强社会监督。
通过以上措施,电子医保追溯码上传有效提升了医保基金监管效能,保障了公众用药安全与医保基金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