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淮南晕厥治疗新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针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射频消融术,通过精准定位迷走神经节实现长期疗效,术后患者倾斜试验结果显著改善,心脏抑制症状几乎消失。
-
射频消融术的创新应用
淮南医疗中心率先采用左房迷走神经节射频消融术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通过解剖定位消融靶点(如肺静脉周围区域),术后1个月复查显示倾斜试验类型从混合型转为血管抑制型,证实心脏抑制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该技术基于国际研究(如Pachon JC团队成果),通过消融异常心肌电位(fibrillar myocardium)阻断迷走神经过度反应。 -
适应症与疗效优势
新技术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尤其是年轻群体。临床数据显示,术后30个月随访中患者未再发晕厥,且直立倾斜试验的阳性率大幅降低。相比传统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物理训练,射频消融术提供了根治性解决方案。 -
技术安全性与局限性
手术需通过房间隔穿刺完成,存在诱发短阵房颤的风险,但可通过术中实时调整消融参数规避。目前案例中仅少数患者出现神经介导性晕厥复发,但症状类型均发生改变(如心脏抑制消失)。
提示: 该技术需由经验丰富的心脏电生理团队操作,患者应结合倾斜试验和病史评估手术指征。未来或进一步优化消融靶点以提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