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意识丧失(晕厥)常见于血管迷走性晕厥、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等疾病,严重时可能提示心脑血管急症(如心梗、脑卒中)。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最常见的原因,多由疼痛、紧张或长时间站立触发,表现为突然头晕、面色苍白后短暂失去知觉,通常数秒内自行恢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脏泵血不足,引发脑供血中断,常伴随心悸或胸痛,需紧急排查。体位性低血压多见于老年人或服用降压药者,快速起身时血压骤降引发晕厥,可能提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其他需警惕的情况包括癫痫发作(伴肢体抽搐或咬舌)、低血糖(饥饿感、出汗)、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者可能预示脑卒中风险。若晕厥反复发作、伴随胸痛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排除心源性或神经系统疾病。
短暂意识丧失多数为良性,但突发、无诱因或伴随警示症状时需优先排查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