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神经内分泌肿瘤(Biliary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B-NENs)是一种罕见的胆管系统恶性肿瘤,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不到2%,其临床病理特征表现为生长缓慢但易转移,预后差异大(5年生存率约30%-60%),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晚期患者需结合放化疗及靶向治疗。
临床特征
- 症状隐匿:早期常无症状,进展后可出现黄疸、腹痛、消瘦等非特异性表现,易误诊为胆管癌或肝炎。
- 好发部位:肝外胆管(如肝门部)多见,肝内胆管罕见,可能与胚胎期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布有关。
- 影像学特点:CT/MRI多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肿块,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部分伴肝内转移灶。
病理特征
- 分级标准:根据Ki-67指数和核分裂像分为G1(低级别)、G2(中级别)、G3(高级别),G3恶性度最高且预后差。
- 免疫组化标记:Synaptophysin(Syn)和Chromogranin A(CgA)阳性表达是诊断关键,部分病例可异常表达激素(如生长抑素)。
- 转移倾向:即使肿瘤体积小(<2cm),仍可能发生淋巴结或肝转移,需术中全面探查。
预后因素
- 积极因素:G1级、R0手术切除、无远处转移者生存期显著延长。
- 不良因素:G3级、肿瘤侵犯血管/神经、术后复发或转移者预后极差,需密切随访。
胆管神经内分泌肿瘤需通过多学科协作明确诊断,早期手术联合个体化辅助治疗可改善生存,但晚期患者仍需探索更有效的系统性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