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分类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核心依据,主要基于组织来源、分化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关键亮点包括:上皮源性肿瘤(如鳞癌、腺癌)占恶性肿瘤的80%以上,间叶组织肉瘤侵袭性强,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如淋巴瘤)需特殊分子检测。 以下从三方面展开:
-
按组织来源分类
上皮组织肿瘤最常见,例如肺鳞癌呈现细胞角化珠,而胃腺癌形成腺管结构。间叶组织肿瘤如骨肉瘤含异常骨样基质,神经内分泌肿瘤则分泌激素导致副癌综合征。免疫组化技术(如CK阳性提示上皮来源)是鉴别金标准。 -
按分化程度分级
高分化肿瘤细胞接近正常组织(如甲状腺乳头状癌),未分化癌(如小细胞肺癌)恶性度最高。病理报告中的G1-G4分级直接关联治疗方案选择,例如低分化前列腺癌需强化放疗。 -
按生物学行为区分
良性肿瘤(如乳腺纤维腺瘤)包膜完整,交界性肿瘤(如卵巢黏液性肿瘤)有复发风险。恶性肿瘤的TNM分期(如Ⅲ期结肠癌)综合评估转移范围,指导手术和靶向药使用。
提示:病理诊断需结合形态学、分子检测和临床数据,患者应关注报告中的分型与分级细节。定期复查可监测分化程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