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特殊门诊涵盖13种重大或慢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治疗、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医保报销比例可达60%且年度仅扣减一次起付标准。以下是具体病种及关键信息:
- 恶性肿瘤(癌症)治疗:涵盖放化疗等门诊治疗费用。
- 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针对终末期肾病患者。
- 器官或骨髓移植术后抗免疫排斥药物治疗:术后长期用药纳入报销。
- 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门诊治疗。
- 白血病:含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 血友病:凝血功能障碍的长期用药。
- 耐多药肺结核:耐药性结核病的专项治疗。
- 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
- 儿童苯丙酮尿症:新生儿代谢异常的门诊管理。
-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老年眼底病变的特殊治疗。
- 胃肠间质瘤(GIST):特定肿瘤的靶向药物治疗。
- 普拉德—威利综合症:罕见遗传病的激素替代治疗。
- 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的激素治疗。
提示:患者需向户籍地医保部门提交资料并经专家认定,病种有效期5年,期满需重新评审。各地政策可能微调,建议咨询当地医保局获取最新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