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检查一旦做免疫组化,通常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明确肿瘤性质、来源或分型,尤其对癌症的确诊、分类和治疗方案制定具有关键作用。免疫组化能精准识别癌细胞特异性蛋白标记物,帮助区分良恶性肿瘤、确定癌症原发部位及分子亚型,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之一。
-
癌症确诊的关键步骤
当常规病理检查(如HE染色)无法明确肿瘤性质时,免疫组化通过检测特定抗原(如ER、PR、HER2等)确认是否为恶性肿瘤。例如乳腺癌中HER2阳性结果直接影响靶向治疗选择。 -
确定癌症来源与分类
免疫组化可识别CK7、TTF-1等标记物,帮助判断转移癌的原发部位。如肺腺癌(TTF-1阳性)与鳞癌(P40阳性)的区分,直接关联化疗方案差异。 -
指导个体化治疗
通过PD-L1、MSI等检测筛选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结直肠癌中MSI-H型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响应率显著提高。 -
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Ki-67指数反映肿瘤增殖活性,数值越高通常预后越差。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结合免疫组化可更准确预测复发风险。
若病理报告要求加做免疫组化,患者无需过度焦虑。这项技术正是现代医学精准诊断的体现,通过明确癌症特征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建议积极配合检查,并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结果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