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疗乙肝病毒的最新药物中,国产艾米替诺福韦和在研的GSK836最受关注。艾米替诺福韦作为升级版替诺福韦,具有抗病毒效果好、肝肾安全性高的特点;而GSK836作为反义寡核苷酸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已实现约30%患者病毒标志物双清除的突破性效果。
一、已上市高效抗病毒药物
- 核苷酸类似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TDF/TAF)仍是一线选择,长期用药安全性明确;
- 艾米替诺福韦:最新国产药,抗病毒效力与TAF相当,但骨骼和肾脏副作用更少;
- 长效干扰素:适用于部分患者,可能实现表面抗原转阴,但副作用较大。
二、突破性在研新药进展
- GSK836:通过降解病毒RNA和激活免疫的双重机制,24周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得持续病毒清除,预计2026年上市;
- 多靶点联合疗法:如NTCP抑制剂(布尔韦肽)与现有药物联用,正在探索更高治愈率。
三、辅助治疗与注意事项
护肝药物(如水飞蓟宾)和免疫调节剂可作为辅助,但需注意:
- 抗病毒药物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
- 新药GSK836虽前景好,但适用人群和长期效果仍需验证。
当前乙肝治疗正从"长期控制"向"临床治愈"迈进,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方案,并关注权威机构发布的更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