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扶阳派以扶阳为核心理论,擅长治疗以下病证:
一、核心治疗领域
-
阳虚证
扶阳派以重用附子、干姜、桂枝等辛温热药为特色,尤其擅长治疗脾阳虚、肾阳虚等导致的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腹痛腹泻、小便清长等症状。
-
重症急症
该流派在急危重症抢救中亦有应用,如通过大剂量附子等药物激发阳气驱散阴寒,用于治疗重症感染、休克等。
二、扩展治疗范围
-
现代疑难杂症
扶阳派理论被拓展至慢性疲劳综合征、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等,通过调整阳气平衡改善体质。
-
老年病与癌症
郑钦安等医家主张“扶阳抑阴”治疗癌症,认为肿瘤根源在于阳虚,通过补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三、代表性理论方法
-
扶阳抑阴 :通过温阳药物驱散阴寒,适用于阳虚兼有阴盛的复杂病症。
-
四逆法变法 :如“引龙潜海法”,结合附子与滋阴药,针对寒在下、热在上的病证。
四、经典案例
- 日光性皮炎 :通过附子等药物驱散寒毒,结合健脾利湿治疗,改善皮肤敏感、瘙痒症状。
总结 :扶阳派以阳气为核心,通过药物、针灸等手段调整阴阳平衡,既治标(如驱寒)又治本(如培补阳气),在传统阳虚证及重症治疗中疗效显著,并逐渐拓展至现代医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