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条病(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可分为以下阶段和特点:
一、初期症状
-
叶脉间出现小斑点
初期在叶片叶脉间出现暗绿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点,大小约1×10mm,呈浸润型绿色,两端呈湿润状。
-
菌脓分泌
病斑表面常覆盖蜜黄色菌脓,干燥后形成黄色树胶状小粒,形如虚线且不易脱落。
二、中期症状
-
病斑扩展
病斑沿叶脉扩展为暗绿色至黄褐色的细条斑,宽度约1毫米,长度超过10毫米,严重时融合成大块枯死斑块。
-
叶片变形
受影响叶片开始卷曲、枯萎,严重时整株叶片变黄褐色或枯白,与白叶枯病有相似特征。
三、后期症状
-
大面积枯死
严重时,病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导致叶片大面积死亡,田间呈现黄白色。
-
穗部影响
病害可延伸至穗部,导致穗粒瘦小、千粒重降低,最终影响产量。
四、其他特点
-
传播途径 :通过种子、稻草传播,菌脓可随风、雨、露等环境因素再侵染。
-
危害程度 :轻症减产10%-20%,重病可达50%-60%。
-
发生条件 :高温高湿环境(25℃以上、湿度80%以上)及灌深水、偏施氮肥等管理不当易诱发。
五、与白叶枯病的区别
两者均表现为叶片条斑,但细菌性条斑病菌脓丰富且布满小珠状细菌液,而白叶枯病菌脓较少且不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