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防治病虫害可分为三个关键时期,针对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
一、播种至返青分蘖期(苗床期)
-
防治重点 :种传病害(如恶苗病、苗稻瘟、干尖线虫病)和害虫(如灰飞虱、一代螟虫)。
-
管理措施 :增施有机肥,浅水勤灌,适时烤田,营造天敌繁衍环境,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二、抽穗期
-
防治重点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穗瘟、稻曲病等。
-
管理措施 :
-
药剂防治 :使用吡蚜酮、噻嗪酮、甲维盐等药剂,重点喷施穗颈和穗部,保持3厘米水层5天。
-
环境调控 :避免阴雨天气,减少病害传播风险。
-
三、成熟期(孕穗末期至收割)
-
防治重点 :穗瘟、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秆蝇等。
-
管理措施 :
-
预防为主 :破口期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统一时间、配药、连片施药。
-
重点对象 :老病区、感病品种田、生育期偏晚的田块。
-
其他注意事项
-
分阶段用药 :不同药剂针对不同害虫,需根据害虫发生阶段选择对应药剂(如分蘖期防治二化螟,抽穗期防治稻飞虱)。
-
综合管理 :结合农业措施(如测土配方施肥、浅水灌根)和生物防治(如释放天敌)提高防治效果。
-
安全用药 :规范剂量和喷雾方式,避免农药残留超标,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分阶段防治,可有效控制病虫害,保障水稻产量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