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限制用药目录明确规定了8类不予报销的药品,包括滋补类、保健类、美容减肥类等,同时部分药品需符合特定条件(如限定适应症、医疗机构等级)方可报销。 2025年新版目录动态调整了76种药品的支付限制,例如安宫牛黄丸仅限急诊或住院使用,丹参多酚酸盐取消冠心病限制,进一步优化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
不纳入医保的药品范围
滋补药品(如阿胶)、含濒危动植物药材的药品、保健药品(如螺旋藻胶囊)、增强性功能的药品等8类明确不纳入报销。预防性疫苗(如HPV疫苗)和避孕药也需自费,但部分儿童果味制剂等特殊情况除外。 -
限制支付的条件
- 适应症限制:如维生素AD滴剂仅限夜盲症和佝偻病报销,超说明书使用不支付。
- 医疗机构等级:中药注射剂(如疏血通注射液)需在二级以上医院使用,基层医疗机构不予报销。
- 二线用药:部分抗生素(如厄他培南)需在头孢菌素耐药或重症感染时方可使用。
-
动态调整与优化
2025年目录放宽了26种药品限制,如骨化三醇注射剂取消透析患者限制;新增91种药品,覆盖肿瘤、罕见病等领域。中药饮片中有116种需配伍使用才可报销(如单用人参片不支付)。
使用医保药品前,建议通过国家医保局官网查询具体药品的支付范围,或咨询定点医院药房,避免因不符合条件导致费用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