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分层选择,核心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其中轻中度患者首选美沙拉嗪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中重度或难治性病例需短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而益生菌和抗生素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
氨基水杨酸制剂是基础用药,如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通过抗炎作用诱导缓解并维持病情稳定,尤其适用于病变局限在直肠或乙状结肠的患者,栓剂纳肛可增强局部疗效。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用于急性发作期快速控制炎症,但需严格限制使用周期以避免副作用,静脉滴注适用于重症患者,症状缓解后需逐步减量。
-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素)针对激素依赖或反复发作患者,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少复发,但需监测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
辅助治疗包括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以及营养支持改善患者整体状态。
提示:治疗方案需个体化调整,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并定期复查,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若出现并发症如肠穿孔或癌变,需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