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下肢水肿的中药需根据病因辨证选择,常见有效方剂包括真武汤、实脾饮、五苓散等,其中温肾助阳的附子、健脾利水的茯苓、黄芪等药材效果显著,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用药。
-
肾阳衰微证:表现为腰以下水肿严重、畏寒肢冷,推荐真武汤(含附子、白术、茯苓),可温肾化气行水。若小便不利,可搭配五苓散增强利水效果。
-
脾阳虚衰证:常见水肿日久、按压凹陷难恢复,适用实脾饮(含附子、白术、厚朴),通过健脾温阳、化湿利水改善症状。
-
瘀水互结证:水肿反复不退且下肢为重,宜用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以当归、白芍活血,茯苓、泽泻利水,兼顾化瘀与行气。
-
单味药辅助:薏苡仁、黄芪、白术等可健脾利水,茯苓皮和猪苓重用(如40-50克)能显著促进水湿排出,但需配伍其他药物增强疗效。
提示:下肢水肿可能由心脏、肾脏等疾病引发,中药需结合辨证施治。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