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八项检查是临床常用的筛查项目,通过检测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8种常见传染病的标志物,帮助早期发现感染风险。 其核心价值在于快速、全面评估感染状态,为疾病防控和诊疗提供依据。以下是关键项目的具体解析:
-
乙肝五项(乙肝两对半)
检测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区分急慢性感染、免疫状态及传染性强弱。表面抗原阳性提示现症感染,而表面抗体阳性代表具有免疫力。 -
丙肝抗体(抗-HCV)
筛查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阳性需进一步检测HCV RNA以确认活动性感染,因抗体可能残留于既往感染。 -
梅毒螺旋体检测
包括非特异性试验(如RPR)和特异性试验(如TPPA)。RPR用于疗效监测,滴度下降提示治疗有效;TPPA阳性则确认感染史。 -
艾滋病筛查(抗-HIV)
初筛阳性需通过Western Blot确认。窗口期约2-6周,高危行为后需适时复查。 -
其他补充项目
部分机构会加入结核菌素试验(PPD)、戊肝抗体等,根据地域流行病学特点调整。
提示: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解读,假阳性/阴性可能存在。高危人群或暴露后应定期复查,必要时接种疫苗(如乙肝)或启动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