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断书和病历并不相同,前者是医生对病情的结论性证明,后者是诊疗全过程的详细记录。两者的核心差异体现在内容、用途和法律效力上:诊断书聚焦疾病结论与治疗建议,用于保险、请假等社会事务;病历则涵盖病史、检查、治疗等完整医疗信息,服务于临床决策和医疗管理。
-
内容差异
诊断书仅包含患者基本信息、疾病名称、诊断结论及医生建议,内容简洁;病历则详细记录就诊时间、症状、检查结果、用药记录、手术过程等,甚至包括护理记录和影像资料,形成完整的医疗档案。 -
用途区别
诊断书常用于功能性场景,如医疗报销、请假申请或法律纠纷举证;病历主要用于医疗连续性,如复诊参考、科研分析或医院质量评估,医生通过病历了解患者整体健康状况。 -
法律与管理要求
诊断书需医生签名并加盖公章,通常有15天至3个月的有效期;病历则受《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约束,要求保存15年(门诊)至30年(住院),篡改或伪造需承担法律责任。 -
隐私与保密性
诊断书由患者自行保管并选择性出示;病历由医疗机构统一存档,仅限患者本人、授权亲属或法律机构调阅,确保敏感医疗信息不被泄露。
总结:两者互补但不可互换,诊断书是病历的“浓缩版”,而病历是诊断书的“数据库”。患者应妥善保存诊断书以备社会需求,同时定期核对病历准确性以保障后续诊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