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持续高热、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相对缓脉。这种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更为常见。以下是伤寒病的主要症状表现:
-
持续高热:患者体温呈阶梯式上升,第一周可达39-40℃,并持续1-2周不退,这是伤寒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发热期间常伴有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
玫瑰疹:在病程第7-10天,约30%患者胸腹部会出现直径2-4mm的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形似玫瑰花瓣,通常持续3-5天自行消退。
-
消化系统症状:早期可能出现便秘,后期可转为腹泻,呈现"豌豆汤样"便。舌苔厚腻(典型表现为"伤寒舌")和腹胀也是常见表现。
-
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等"伤寒面容",重症者可出现谵妄、昏迷等中毒性脑病表现。
-
循环系统特征:虽然体温很高,但脉搏增快不明显,形成"相对缓脉",这是伤寒区别于其他发热性疾病的重要体征。
伤寒病症状具有明显分期特点,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早期识别这些典型表现对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伤寒流行地区或季节。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注意隔离措施以避免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