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肝癌患者肿瘤较大、位置特殊或伴有其他并发症时,通常需要先行介入治疗后再进行手术。介入治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减少术中出血风险,并为手术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介入治疗的主要作用
- 缩小肿瘤体积:通过介入治疗,如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可以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其体积缩小,从而便于手术切除。
- 明确肿瘤边界:介入治疗有助于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边界和数量,为手术提供更精确的切除范围。
- 减少术中风险:通过术前介入治疗,可以降低术中出血和肿瘤扩散的风险。
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尽管介入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手术条件,但手术仍然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手术可以彻底切除肿瘤,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介入治疗通常作为手术的辅助手段,而非替代方案。
手术与介入治疗的协同作用
介入治疗与手术的协同作用体现在:介入治疗为手术创造更好的条件,而手术则通过彻底切除肿瘤,实现根治性治疗。这种联合治疗模式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提示
肝癌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和手术前,应充分评估自身病情,与医生沟通治疗方案,选择最适合自身情况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