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区别体现在救助对象、救助形式和资金用途等方面:
一、救助对象不同
-
大病救助
针对因重大疾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群体,包括农村五保户、城镇“三无人员”(无收入、无劳动能力、无固定赡养/抚养人)、低保户、工会认定困难职工、重点优抚对象及临时救助中的大重病患者。
-
临时救助
侧重救助家庭因突发性、特殊性困难(如因病因灾、意外事件导致生活困难)而陷入困境,不特定针对疾病。
二、救助形式与资金标准不同
-
大病救助
-
依托医保结算平台,对医疗费用进行二次报销,报销比例通常达70%以上。
-
采取“先诊疗后救助”机制,覆盖城乡,资金来源稳定。
-
-
临时救助
-
补贴额度较低,一般为自费部分的20%-30%(具体比例因地区而异)。
-
针对突发性事件(如火灾、重大疾病等)或长期性特殊困难,属于应急性救助。
-
三、资金来源与管理不同
-
大病救助与医保、大病保险形成互补,属于长期稳定的社会保障机制。
-
临时救助多由政府财政或专项基金支持,资金分配根据家庭实际困难动态调整。
四、申请流程差异
-
大病救助需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重点审核医疗支出和家庭经济状况。
-
临时救助申请流程相对简化,侧重快速响应突发情况。
总结 :大病救助是专项针对重大疾病的长期医疗保障机制,而临时救助是应对突发或临时性生活困难的应急措施。两者不可替代,需根据实际困难选择申请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