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的治疗核心在于纠正低钠血症和针对病因处理,主要方法包括限制水摄入、药物干预(如地美环素、托伐普坦)、高渗盐水急救及手术/放化疗(针对肿瘤病因)。以下是具体治疗措施:
-
限水与饮食调整
轻度患者每日饮水量需限制在800-1000毫升,通过减少水分摄入缓解水潴留,同时监测体重变化(目标减少1-1.5公斤)。严重者需结合利尿剂(如呋塞米)促进排水,但需注意补充电解质以防低钾血症。 -
药物对症治疗
- 地美环素:拮抗抗利尿激素作用,适用于长期管理,但可能引发高钠血症或肾毒性。
- 托伐普坦:特异性抗利尿激素受体拮抗剂,能快速升高血钠,需警惕纠正过快导致脑桥脱髓鞘病变。
- 高渗盐水(3%氯化钠):用于急性重症(如昏迷、惊厥),需缓慢静脉滴注至血钠达125mmol/L后停用。
-
病因根治性措施
肿瘤或感染引起的SIADH需优先处理原发病:手术切除肿瘤、放化疗或控制感染。药物诱发者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 -
尿素与盐补充
尿素可通过渗透性利尿排钠,但口感差;联合袢利尿剂及钠盐补充可平衡血钠水平,尤其适用于重症监护患者。
总结:SIADH治疗需个体化组合策略,急性期以纠正低钠为主,慢性期侧重病因管理。患者应定期复查血钠,避免快速纠正引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