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的中医治疗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原则,通过宣肺平喘、化痰祛湿、补益肺肾等核心方法辨证施治,结合中药、针灸、穴位贴敷等综合手段缓解症状并调理体质。
1. 中药内服
急性期属寒喘者用麻黄、杏仁、细辛温肺散寒;热喘者选石膏、桑白皮、黄芩清肺泻热。慢性虚喘常用人参、蛤蚧、五味子补肺纳气,痰湿重者配伍半夏、陈皮化痰降逆。
2. 外治疗法
背部肺俞、定喘穴针灸或艾灸可快速缓解气喘;三伏贴敷贴大椎、膻中穴,利用药物透皮吸收冬病夏治。推拿手法如揉按天突、檀中穴能疏通气道。
3. 体质调理
肺气虚者长期服用玉屏风散增强卫气,肾虚者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避免生冷油腻饮食,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等动作改善呼吸功能。
4. 急症处理
突发喘促欲脱时,可针刺人中、内关穴醒神开闭,或含服麝香保心丸暂缓症状,但需及时就医。
中医治喘强调个体化方案,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坚持疗程,同时远离过敏原、预防感冒,逐步恢复肺肾摄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