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黄疸必须及时治疗,其核心在于胆红素毒性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且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显著增加。以下为关键要点:
-
治疗必要性
重度黄疸(血清胆红素>25mg/dL)提示胆红素代谢严重失衡,可能引发急性胆红素脑病,表现为嗜睡、肌张力异常,甚至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若不干预,毒素累积可进一步导致肝肾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
治疗方法与原则
- 光疗为首选,通过特定波长蓝光分解胆红素,需根据体重、年龄调整光照强度与时长。
- 换血疗法适用于光疗无效或胆红素水平急速升高者,可快速清除血中游离胆红素。
- 病因治疗需同步进行,如抗感染(败血症)、胆道梗阻解除(手术/介入)或遗传代谢病管理。
-
并发症预防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肝功能指标,警惕核黄疸早期征象。母乳性黄疸需暂停母乳3-5天并辅以光疗,降低胆红素再吸收风险。 -
预后与长期管理
成功干预后,仍需定期评估神经系统发育,尤其关注听力、运动功能。慢性肝病或溶血性疾病患者需长期随访,避免黄疸复发。
提示:皮肤黄染加深、尿液呈浓茶色或精神状态异常时,应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终身残疾,早期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