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肝胆疾病(如肝炎、肝硬化)、溶血性疾病和胆道梗阻(如胆结石、肿瘤),是肝功能异常的重要信号。其数值变化可帮助判断病因,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
-
肝胆疾病
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病变会导致肝细胞受损,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使血液中胆红素堆积。急性肝炎常伴随黄疸、乏力;肝硬化可能出现腹水、蜘蛛痣等体征。 -
溶血性疾病
红细胞大量破坏(如溶血性贫血)时,间接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患者可能出现贫血、酱油色尿,新生儿溶血病是典型例子。 -
胆道梗阻问题
胆结石、肿瘤或胰头癌压迫胆管时,直接胆红素无法排入肠道,反流入血。典型表现为皮肤瘙痒、陶土色粪便,超声或CT可发现梗阻部位。
胆红素升高需警惕器官病变,但生理性升高(如新生儿黄疸)也可能发生。若检测异常,建议尽早就医排查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