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期间进行二次手术是否属于工伤,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但综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一般结论如下:
一、属于工伤的情形
-
与初次工伤直接相关
若二次手术是因首次工伤未愈或并发症导致的后续治疗(如拆除内固定装置),且符合“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三要素,则属于工伤范畴。
-
符合工伤医疗待遇条件
二次手术若属于工伤复发且经医疗规范治疗,可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承担。
二、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若二次手术与初次工伤无关(如因个人疾病或非工作原因引发),则不属于工伤。
三、相关待遇保障
-
医疗费用 :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的费用由基金支付,单位未缴社保的由单位承担。
-
停工留薪期 :手术期间可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七到十级伤残职工需保留劳动关系,五到六级伤残且能工作可安排工作。
-
伤残赔偿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可能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
四、认定流程与证据
-
工伤认定申请 :需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向社保部门申请,提供医疗诊断证明、工伤认定申请表等材料。
-
劳动能力鉴定 :伤情稳定后进行,确定伤残等级以确定赔偿标准。
五、争议解决
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总结 :工伤期间二次手术通常算工伤,但需与初次工伤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且符合治疗必要性。建议保留好医疗记录、手术证明等材料,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并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