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术室空调标准规范的核心在于精准控制温度(22-25℃)、湿度(40-60%)、洁净度(高效过滤与单向气流)三大要素,同时需满足《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的强制性要求,包括新风量、压差梯度、噪声限制等指标。
-
温湿度控制:手术室温度需稳定在22-25℃,冬季取下限(22-24℃),夏季取上限(23-25℃),避免剧烈波动影响手术操作。湿度严格控制在40-60%之间,防止器械生锈或创面干燥。重症病房和烧伤病房需根据患者需求调整温湿度范围。
-
洁净度保障:采用高效过滤器(HEPA)三级过滤系统(G4+F7+H10),确保空气中细菌和微粒浓度达标。Ⅰ级手术室需维持单向流气流,截面风速0.25-0.3m/s;其他级别手术室采用顶送下回气流组织,送风口集中布置于手术台上方,回风口高度不超过地面50cm。
-
新风与排风系统:新风量按每人≥60m³/h计算,且需独立处理并配备防冻预热装置。排风系统需单独设置,排风口位于病人头部上方,风速≤2m/s,避免交叉污染。
-
分区与节能设计:Ⅰ、Ⅱ级手术室需“一拖一”独立空调机组,Ⅲ、Ⅳ级可多间共用。采用变频技术和四管制冷热源,兼顾过渡季节需求。风管需用优质镀锌钢板,保温材料为B1级橡塑,确保系统节能且无二次污染。
-
自动化控制:配备多功能触摸屏实时监控温湿度、过滤器状态及机组运行,支持故障报警和远程调节,确保手术室环境参数全天候达标。
提示:手术室空调设计需结合具体手术类型和建筑布局,定期维护过滤系统与气流组织,以持续符合医疗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