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报销单据上常见的符号包括“甲类”、“乙类”、“丙类”药品标识,“√”、“×”、“△”等审核标记,以及“统筹”、“自付”、“封顶”等费用类型符号。这些符号直接影响报销比例和自费金额,看懂它们能避免多花冤枉钱。
-
药品分类符号
- 甲类(●):全额纳入医保报销,无需自付,如阿莫西林。
- 乙类(▲):需先自付5%-20%再按比例报销,如某些进口药。
- 丙类(×):纯自费药品,如保健品、美容类药品。
-
费用审核标记
- √:审核通过,可正常报销。
- ×:不符合报销条件,需自费。
- △:部分报销,需结合具体政策。
-
费用类型符号
- 统筹支付:医保基金直接结算的部分。
- 自付比例:患者需承担的费用,如乙类药的自付部分。
- 封顶线:年度报销上限,超出的部分需自费。
小贴士:结算单上的符号可能因地区略有差异,保存好单据并咨询当地医保局可确保准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