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高危行为后,症状出现的时间因人而异,但通常2-4周可能出现急性期症状,如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值得注意的是,约30%的感染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且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高危后检测是确诊的唯一依据。
-
急性期症状(2-4周)
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感的急性期反应,包括持续低烧(37.3-38℃)、咽痛、肌肉酸痛等,伴随颈部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通常持续1-2周自行缓解,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 -
无症状潜伏期(数月至数年)
急性期过后,病毒进入潜伏阶段。此阶段感染者可能多年无任何不适,但免疫系统持续受损。未治疗者约5-10年后可能进入发病期,出现严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 -
窗口期与检测时机
现代检测技术可将窗口期缩短至高危后14-21天(四代试剂检测抗原抗体)或10-14天(核酸检测)。建议首次检测后,在6周和3个月复查以完全排除感染风险。
若发生过无保护性行为、共用针具等高风险暴露,无论是否出现症状都应主动检测。早期发现可通过规范治疗有效控制病毒,感染者寿命可接近正常人水平。目前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仍有较高预防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