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病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家禽传染病,防治关键在于疫苗接种、环境消毒和病鸡隔离。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型(冠髎结痂)和白喉型(口腔黏膜病变),可通过蚊虫叮咬或直接接触传播。以下分点详解有效防治措施:
-
疫苗接种
雏鸡7-10日龄首次接种鸡痘弱毒苗,翅膀内侧刺种;产蛋鸡开产前需加强免疫。疫苗保护率达90%以上,接种后5-7天检查结痂反应确认免疫成功。 -
环境管理
每周用5%火碱溶液喷洒禽舍,重点消杀蚊虫滋生区(水槽、粪沟)。安装纱窗防蚊,夜间使用拟除虫菊酯类灭蚊灯降低传播风险。 -
病鸡处理
立即隔离病鸡,皮肤病灶用碘甘油涂抹;白喉型病例可用镊子清除伪膜后喷喉康散。大群饮水中添加0.05%病毒唑,连用5天控制继发感染。 -
饲料强化
发病期间饲料添加2倍量维生素A(5000IU/kg)促进黏膜修复,辅以0.3%黄芪多糖粉提升免疫力。避免使用霉变饲料加重病情。
发现病鸡后48小时内处置可降低80%死亡率,规模化养殖场建议建立"免疫-监测-扑杀"三位一体防控体系。日常记录鸡群采食量变化,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