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消融手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通过高温、低温或冷热交替等方式精准灭活结节组织,适合无法耐受传统手术或拒绝开刀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操作等优势。目前国内三甲医院胸外科、肿瘤科或介入放射科均可开展,需由多学科团队评估个体适应症。
-
技术原理:消融术通过CT引导将射频针、微波针或冷冻针穿刺至结节部位,利用物理能量(如射频电流产生80℃—100℃高温或冷冻消融的-40℃低温)使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术后坏死组织逐渐被吸收或纤维化。
-
核心优势:
- 微创性:仅留下针眼大小伤口,避免肺叶切除;
- 安全性:局部麻醉即可完成,对心肺功能要求较低;
- 精准度:影像实时导航保护正常组织,尤其适合位置深的结节;
- 灵活性:可治疗多发结节或复发灶,部分患者当天即可出院。
-
适用人群:
- 高龄或合并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无法耐受全麻手术者;
- 结节直径<3厘米且远离大血管的早期肺癌或转移瘤;
- 心理恐惧手术或需保留肺功能的多发磨玻璃结节患者;
- 术后局部复发需二次干预者。
-
禁忌与风险:严重凝血障碍、肺动脉高压、病灶紧邻重要器官者不适用。可能出现气胸、出血(发生率<10%)、消融不全等并发症,需术后定期CT随访。
-
就医选择建议:优先考虑具备胸外科与介入科联合诊疗体系的综合医院,主刀医生需有丰富穿刺经验。术前需完善增强CT、肺功能等评估,术后1/3/6个月复查监测疗效。
总结:消融术为肺结节提供了手术之外的“精准打击”方案,但需严格筛选适应症。患者应结合结节性质、身体状况及医生建议综合决策,术后坚持随访以确保长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