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医疗住院报销的核心流程是:提前报备、材料齐全、分级审核、即时或事后补偿。关键在于48小时内向属地机构报告住院情况,并备齐住院证明、费用清单、转诊证明等材料,通过定点医疗机构或属地经办机构按比例报销。
-
提前报备与材料准备
住院后48小时内需向村委会或镇合作医疗办公室报告,未报备可能无法报销。市外转诊需额外提供转诊证明,急诊需补充急诊证明和外出务工证明。材料包括:住院发票(需背面签名)、费用明细清单、合作医疗证及身份证复印件。 -
分级审核与报销方式
- 即时补偿: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出院时直接结算,垫付报销款。
- 事后补偿:市外或未开通即时补偿的医院,出院后1个月内提交材料至镇/县经办机构审核,资金拨付至个人账户。
- 大额费用:5000元以上需县合医中心复审,通过后由定点机构或属地中心发放。
-
特殊情形处理
外伤需提供村委会证明和病历复印件,生育住院需准生证和出生证明。异地急诊需7天内电话报备,否则扣减10%补偿。
提示:各地细则可能差异较大,建议提前咨询属地合作医疗办公室,确保材料完整以避免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