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和新农合整合是我国医保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通过“六统一”实现城乡医保公平化、管理高效化。 整合后,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用药目录、诊疗项目、定点医疗机构选择权,住院报销比例最高达80%,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升至60%-70%,基金规模扩大至400亿元级别,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分割格局。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核心在于“六统一”:一是统一覆盖范围,将农村居民、城镇非从业居民及持有居住证的非户籍人口全部纳入保障;二是统一筹资标准,采取个人缴费与政府补助结合模式,2020年人均筹资不低于820元(个人280元+政府540元);三是统一保障待遇,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稳定在75%左右,门诊报销比例提高5-15个百分点;四是统一医保目录,药品从新农合的1260种扩容至2643种,高值耗材纳入报销;五是统一定点管理,原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定点医疗机构全部纳入统一协议管理,就医选择范围扩大近3000家;六是统一基金管理,基金实行市级统筹,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此次整合同步优化三大机制:一是推行持社保卡实时结算,农村居民无需垫付医疗费;二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通过差别化支付比例引导“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三是引入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大病保险,提升服务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整合后农村居民区外就医报销比例大幅提升20-30个百分点,年度封顶线统一提高至20万元。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是全民医保体系的关键一步,但需注意两点:一是过渡期需确保待遇“只升不降”,二是地方政府需动态调整筹资标准以匹配经济发展水平。未来,随着市级统筹向省级统筹推进,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