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保改革政策主要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聚焦药品集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保支付机制创新及医保服务能力提升三大主线,具体措施如下:
一、药品和高值耗材国家集采深化
-
完善集采全链条管理
建立医疗机构对集采药品的采购承诺和医保基金监管新机制,通过DRG付费分组方案和DIP付费病种库优化医保支付体系。
-
扩大集采药品覆盖范围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26种药品,涵盖肿瘤、新冠等重大疾病用药及罕见病用药,提高慢性病患者用药可及性。
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扩展
新增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纳入跨省直接结算,缓解患者异地就医负担。
-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制
推广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患者重复检查费用。
-
基层药品供应保障
推动二、三级医院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向基层下沉,满足转诊用药需求。
三、医保支付机制创新
-
智能化支付系统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医疗费用精准管理,提高审核效率。
-
报销比例与起付线调整
部分地区取消起付线,降低患者自付比例;例如,某地三级医院门诊起付线降至500元,报销比例达50%。
-
基金预付与监管强化
建立医保基金预付运行机制,强化对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和费用控制的监管。
四、医保服务能力提升
-
门诊慢特病管理优化
将更多慢性病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减轻患者长期治疗经济压力。
-
医保救助制度完善
广东等地扩大医疗救助覆盖范围,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按更高比例救助。
-
跨省结算覆盖扩大
截至2025年底,计划将80%统筹地区纳入医保基金直接结算,提升异地就医体验。
五、其他关键调整
-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扩大 :允许用于支付配偶、子女医疗费用及居民医保缴费(全国26个省份试点)。
-
医保缴费年限标准化 :明确缴费年限计算方式,增强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障的预期。
以上政策通过多维度改革,旨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降低患者负担,推动医保基金合理使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