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通过小切口插入摄像头和器械,精准诊断和治疗腕部损伤或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
手术原理与设备
腕关节镜手术利用直径约2-3毫米的关节镜,通过腕部微小切口进入关节内部,实时传输高清影像至显示器。医生可直观观察软骨、韧带、滑膜等结构,配合微型器械进行修复或清理。 -
适应症
适用于腕关节骨折(如舟骨骨折)、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慢性腕痛、关节炎、腱鞘囊肿等。尤其对传统检查难以明确的隐匿性损伤诊断价值显著。 -
手术流程
- 麻醉:通常采用局部或全身麻醉。
- 切口:在腕背侧做1-2个5毫米切口。
- 操作:注入生理盐水扩张关节腔,插入关节镜探查并实施修复(如缝合韧带、切除病变组织)。
- 缝合:术后切口仅需简单包扎,无需大范围缝合。
-
术后恢复
患者当天可出院,2-3天后逐步活动手腕,2-6周恢复日常功能。康复期间需避免负重,配合物理治疗增强关节稳定性。 -
风险与局限性
虽并发症率低(<5%),但可能发生感染、神经损伤或关节僵硬。严重骨关节炎或广泛粘连患者可能需开放手术补充治疗。
腕关节镜手术是腕部疾病诊疗的重要突破,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并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以确保安全性与疗效。术后遵循康复指导可最大化恢复腕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