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综合疗法,急性期以激素和抗病毒药物为主,恢复期配合营养神经药物、中医针灸及理疗,可显著加快康复速度。
-
急性期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减轻神经水肿,需在发病3天内使用,疗程约1周。
-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适用于病毒性面瘫(如带状疱疹感染),联合激素效果更佳。
-
营养神经与辅助治疗
- B族维生素(B1、B12或甲钴胺):促进神经修复,可肌肉注射后转为口服。
- 改善循环药物(如丹参、川芎嗪):辅助缓解神经缺血。
-
中医联合疗法
- 针灸:发病1周后开始,刺激穴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中药方剂(如牵正散、续命汤加减):祛风通络,配合虫类药(如地龙)增强疗效。
-
物理与日常护理
- 热敷/理疗:红外线、超短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眼部保护:使用眼罩或眼药膏预防角膜损伤。
早期规范治疗可大幅降低后遗症风险,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评估手术干预(如神经减压术)。坚持康复训练(如面部肌肉按摩)能加速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