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简称病毒病所)是中国国家级病毒性疾病防控与研究的核心机构,拥有国内最大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群、5个世界卫生组织参比实验室,以及院士领衔的顶尖科研团队,在历次重大疫情中发挥关键技术支撑作用。其职能涵盖病毒监测、疫苗评价、应急响应及国际合作,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防线。
-
权威科研实力与基础设施
病毒病所下设18个专业科室,配备8套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覆盖流感、艾滋病、出血热等高致病性病原研究。侯云德院士团队曾凭借“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创新”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凸显其在病毒学领域的全球影响力。实验室网络可快速响应埃博拉、H7N9等突发疫情,实现病原分离、检测技术研发与防控策略制定的一体化。 -
全链条病毒防控职能
从病毒溯源到疫苗研发,病毒病所构建了完整的防控体系:- 监测预警:建立全国病毒病监测网络,实时分析流行趋势;
- 应急响应:主导SARS、新冠等疫情的毒株分离与检测标准制定;
- 技术转化:推动诊断试剂、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如手足口病EV71疫苗的临床评价。
-
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
作为WHO合作中心,病毒病所参与全球病毒联防联控,输出中国技术方案。同时依托2个博士后流动站和8个博士点,培养专业人才,70%职工具有高级职称,形成“科研-防控-教育”协同发展的生态。
提示:公众可通过其官网获取权威病毒防控指南,而医疗机构可关注其发布的技术标准以提升疾控能力。病毒病所的持续创新是应对未来新发传染病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