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依赖的核心症状表现为强烈的心理渴求、生理戒断反应以及逐渐加重的药物耐受性,严重时会导致人格改变、社会功能丧失甚至生命危险。以下是具体表现:
-
心理依赖:患者对药物产生难以控制的渴望,即使明知有害仍无法停止使用。典型表现包括反复寻求药物、因缺药而焦虑暴躁,甚至为获取药物不惜撒谎或犯罪。例如,部分患者会伪造处方或频繁更换医生。
-
生理依赖:停药后出现剧烈戒断反应,轻则流涕、出汗、失眠,重则抽搐、呕吐或意识模糊。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停药8-12小时内会出现打哈欠、流泪等症状,72小时达到高峰;镇静剂依赖者突然断药可能引发癫痫发作。
-
耐受性增强:需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初期效果。例如镇痛药依赖者从每日1片逐渐增至10片以上,但镇痛效果反而减弱。这种恶性循环加速器官损伤。
-
行为与人格变化:长期依赖者往往忽视个人卫生、工作责任和家庭关系。部分患者出现情绪极端化(如抑郁与狂躁交替)、判断力下降或盗窃等反社会行为。孕妇滥用药物更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新生儿戒断综合征。
-
戒断后复发高危:即使完成脱瘾治疗,90%以上患者因环境刺激或情绪波动再次复吸。这种“心瘾”表现为对药物相关场景(如注射器、药瓶)的异常敏感,甚至多年后仍可能触发强烈渴求。
提示:若发现自身或亲友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机构帮助。药物依赖的早期干预可显著提高康复率,切勿因羞耻感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