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支出达2.8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68%,其中职工医保支出1.78万亿元、居民医保支出1.05万亿元,统筹基金当期结存5039亿元。这一数据反映出医保基金在覆盖13.34亿参保人的仍保持安全稳健的运行态势,但医疗费用增速(职工21.3%、居民19.4%)显著高于GDP增速的现象值得关注。
核心要点解析:
-
支出结构
- 职工医保支出占比63%,主要覆盖住院(次均费用12175元)和门诊慢特病,退休人员住院率高达49%;
- 居民医保支出占比37%,住院次均费用7674元,目录内报销比例68.1%。
-
费用增长驱动因素
- 谈判药品报销2.4亿人次,减负2300亿元的同时扩大了适应症使用;
- 退休人员医疗需求释放(住院率增长3.7%)及新技术应用推高成本。
-
基金可持续性
- 当期结存5039亿元,累计结存3.4万亿元,但需警惕过度医疗导致的资金虹吸效应;
- 医疗救助支出746亿元,救助人次同比增加3500万,强化托底功能。
医保支出快速增长背后,是人口老龄化、待遇提升与医疗通胀的多重博弈。未来需平衡控费与服务质量,防范“替代性通胀”等新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