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心内膜炎 必须治疗,若不及时干预,会引发心脏瓣膜损坏、心力衰竭、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通过抗生素治疗、手术干预和综合管理,多数患者可得到有效救治。
-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核心手段。根据致病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足量、足疗程使用,能够有效杀灭细菌,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恶化。
- 手术干预:对于出现严重瓣膜病变、赘生物脱落风险高、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是必要的治疗方式。手术可以修复或置换受损的心脏瓣膜,清除感染病灶,改善心脏功能。
- 综合管理:除了药物和手术,患者还需要进行综合管理,包括休息、营养支持、定期复查等。良好的生活管理有助于身体恢复,降低复发风险。
细菌性心内膜炎危害大,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若出现发热、乏力、心脏杂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