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心内膜炎需立即就医,通过抗生素治疗(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和必要的手术干预(如瓣膜修复/置换)控制感染,同时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并注重休息与营养支持。
-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药敏结果选择针对性抗生素,联合用药且疗程需足量,以彻底清除感染。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血液培养等指标。
- 手术治疗:若出现瓣膜严重损伤、赘生物破裂或抗生素无效时,需手术清除感染灶或置换瓣膜,避免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 支持治疗: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增强抵抗力,对症处理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 长期管理:治疗后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预防复发;高危人群(如心脏畸形者)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提示:细菌性心内膜炎延误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出现不明发热、乏力等症状应尽早就诊,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口腔卫生以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