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不会传染。这类肾病是药物毒性直接损伤肾脏引发的病理变化,与病原体感染无关,因此不存在人际传播风险。关键点包括:药物代谢产物蓄积导致肾小管坏死、免疫异常介导的肾小球损伤,以及个体对肾毒物的敏感性差异。
免疫抑制药(如环孢素、他克莫司)和抗癌药(如顺铂、甲氨蝶呤)通过以下机制引发肾病:
- 直接肾毒性: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少尿、血肌酐升高。
- 血流动力学影响:部分药物收缩肾血管,减少肾脏灌注,引发缺血性损伤。
- 免疫复合物沉积:某些抗癌药可能诱发免疫反应,形成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导致蛋白尿或血尿。
预防与监测需注意:
- 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肾功能(如血肌酐、尿蛋白),尤其对老年或已有肾病患者;
- 避免联用其他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药物排泄。
若出现水肿、尿量骤减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调整用药方案。早期干预多数可逆,延误治疗可能进展为慢性肾病。